汉文帝时侯国制度变化背后的故事

晚上读了马孟龙.汉初侯国制度创立新论[J].历史研究,2023,(02):58-78+220.,感觉很有意思。

文章通过分析文献和出土汉代封泥,认为文帝初年之前,列侯封地正式称呼为食邑。汉初继承了秦军功爵制的底色,列侯虽可任命封地官员,但仍在朝廷行政体系之内,无治民领军之权,亦无朝官及宫禁宿卫人员,同时列侯也都居住在长安。

直到文帝即位之后,对功臣集团的势力如芒刺在背,于文帝二年十月下诏:

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遗德。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这一诏书要求在除在朝中有职务或者诏所止者之外的列侯就国,但应者寥寥。因为汉初的列侯食邑制度,并无与之相对应的设计。于是,

文帝将列侯封地改制为封国,允许列侯建立朝廷官制,设立宫禁宿卫,组建军队,建立宗庙,授茅土立社稷,使食邑彻底转变为封国。

列侯若想继续留居长安, 必须获得皇帝信任,文帝由此又获得一种驾驭功臣集团的手段。与文帝保持距离、 构成潜在威胁的功臣,只能遵照诏令前往封国居住。汉武帝以后,列侯例遣之国,但为皇帝倚重者常受赐“特进”、“奉朝请”、“侍祠”等加衔。得到此类加衔的列侯, 并非只享受朝位居前、出入禁中的特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不就国”,留居京师供皇帝随时遣用,构成辅佐皇帝的重要力量。

而到景帝时期,随着对诸侯王权力的削弱,列侯再一次回归为食邑贵族。

这其中隐在幕后的刀光剑影、密谋擘画让人慨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