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分工与跳槽

读《技术分工与青年IT程序员的职业流动》

读了《中国青年研究》的一篇论文,探讨了IT程序员频繁跳槽的问题。虽然研究对象是互联网领域,但推之其他行业也不乏参考意义。最近秋招的过程中,对第一份职位的工作岗位的选择也思考了很多,正好看到这篇文章,非常有缘。

[1]汪建华,何冠霖.技术分工与青年IT程序员的职业流动[J].中国青年研究,2023(09):61-68+76.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3.0104.

内容概括

  1. 大厂内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一个岗位的工作领域非常细分,整个链条非常长。员工只会和自己上下游的岗位有所联系,很难接触到项目的全貌。而这与晋升所要求掌握的技术广度与深度是有矛盾的。

  2. 为了突破技术分工的困境,大厂员工选择 “以平台换工作” 的策略,亦即利用大平台给自己的背书,去到次一级的公司来拓宽自己的技能领域或者求得晋升,之后再通过自己能力的提升跳回大厂。

  3. 只有少数人能依靠第2点的策略而成功。首先第一份工作的平台背书不够有力或者技术能力积累不足无法支撑自己跳到更宽广的岗位,其次被裁员之后为尽快找到工作只能寻找相同或者类似岗位。

内容摘录

  • 制造业生产工序的分解,压抑劳动者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与才能,使其丧失对 “概念” 的掌控,异化为流水线上重复简单操作的 “局部工人”“去技能化” 的劳动者更面临着大量产业后备军的威胁。

  •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程序员们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自身工作范围外的代码架构,因此也很难看透项目中的技术难度,并从不同角度提供方案。程序员如果长时间在某一组织内的某一岗位上,难以追赶技术的更新迭代,进而面临 “35 岁危机” 和被淘汰的风险。

  •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普通的程序员只能不断地被边缘化。并且一些岗位从设置之初的工作范围就很局限,你在这些岗位上接触不到核心工作,更不用提技术能力的长进,长此以往就是恶性循环了。”(访谈编号:T02)

  • 依托于严格的背调机制和密集的招聘关系网络,企业在 IT 程序员面试之前就已基本掌握其过往的项目经验、工作内容、职位职级、薪酬绩效等方面的信息,这使得劳动者难以跳脱出原有的分工限制。

  • 无论是在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互联网行业,资本对争夺劳动过程控制权的兴趣并无差异。资本的生产技术越强、组织化程度越高、管理方式越完善、对全球劳动力资源的调配能力越强,个体劳动者对于庞大的系统越无能为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对行业中的去技能化趋势尤其缺乏抵制能力。布雷弗曼的预言在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中再一次得到印证,马克思对工业时代劳动异化现象的刻画在信息时代仍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0%